佛教在不断健全的同时,逐渐引入道家和儒学的文化艺术,逐渐出现了与儒道结合的石雕佛像,这一阶段也是南派石雕工艺品和北派石雕工艺品的分界线,在此阶段南派石雕工艺品特点是精细的加工技术与温和的线条;北派的石雕工艺品依然比较粗糙,在生产加工的自然环境变化过程中,这种粗糙显得更加有气魄。
另外,整体写实风格明显的是道家像和罗汉像,石雕佛像一般是头以下比较写实,脸不怎么写实。很多人问厂家为什么脸不那么写实,很简单,没有人见过佛祖,没有人知道它长什么样的脸,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有一种温柔的神秘感,这样才有神性,所以一般就是温柔亲切的标准面孔。
辽代皇室寺庙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内的石雕佛像就是典型的非写实标准脸。辽代作为我国最后的佞佛时期,雕像的写实能力不容置疑。但在雕刻佛像的时候仍然选择不写实,因此石雕佛像不切实际的设计风格是一种主流选择。
宋朝以来,随着世俗主题和写实设计风格的发展,宋朝宗教信仰雕刻作品、陵墓手工雕刻、俑类雕刻中,写实众所周知的主要表现。包括石雕佛像的造型设计也更完美,但面部的写实性相对还是比较低。随着雕刻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精品,设计风格优美雅致。不逊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手工雕刻作品。
以上就是非写实性石雕佛像的发展历史,感谢阅读。